索引号 | 11332500MB19859724/2025-41380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市文广旅体局 |
成文日期 | 2025-04-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各县(市、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直属各单位、局(中心)机关各处室,开发区执法队:
现将《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全域旅游发展中心)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市全域旅游中心
2025年4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全域旅游发展中心)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和市委“新春第一会”会议精神,对标市委五届六次全会“迈好‘三大步’、实现‘三个新’”目标要求,主攻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的“五个推进”,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树立“大干文旅、干大文旅”的更高追求,凝聚“奋斗实干、担当争先”的强大合力,奋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全系统工作的若干核心指标是: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完成文旅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接待全域旅游游客增长7%以上,实现全域旅游综合收入7.5%以上,确保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保持全省前列,力争继续全省第一。
一、坚持以“一十百千”工程为重要牵引,在重大项目谋划上取得新突破
1.一圈引领,谋划“环南明湖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圈”。在市区以南明湖为核心圈,类比杭州西湖谋划“环南明湖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圈”,“做强”20大文旅项目、“做火”南明湖10景、“做活”7大消费场景、“做精”4大体育品牌赛事,形成“以文带旅、以体活旅、以旅兴商、以商兴文”的环湖可持续发展闭环,发挥市本级应有的旅游集散功能,为引领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支持各县(市)以打造“城市会客厅”为目标,谋划建设凸显在地文化特色、统筹整合文旅体商优质资源的核心载体,真正实现文旅体商全业态、全产业链提质升级与融合发展。
2.十寻丽水,以优秀策划推动优质资源价值转化。全景式寻找最美玻璃水、星空、瀑布、冰臼、奇石、古树、雾凇、云海、日出等十类以上自然奇观,用最优质的景观资源和游客的“打卡”心理,突出话题策划,并以此打造爆款旅游产品。2025年将根据前期征集到的342个自然奇异资源点位的特色性、代表性、可开发性等维度,制定评审标准,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及第三方机构对资源点位进行评审。并联合各类媒体,对入围点位进行深度采编,制作短视频、图文报道等高质量宣传内容进行推广,形成传播矩阵。
3.百秘处州,促进传统文化活态赋能旅游。全市推出百个以上的处州人文秘史和寻游话题,激发游客探奇、猎奇之心,实现人文资源的有效转换和重塑利用。2025年将精选100条话题及30条重要话题,统一排版汇编,形成丽水文化精选集。同时,结合话题设计“百秘处州”特色旅游线路,加入寻秘、互动等环节,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4.千亿文旅,打通“优质景观-文化现象-文旅项目”转化链条。通过前期“十寻丽水、百秘处州”行动对丽水自然、人文资源的充分挖掘,提炼适合旅游开发的内容,科学谋划包装项目、全面拓宽融资渠道,做到在谋项目的同时破解项目资金要素问题,打通“优质景观-文化现象-文旅项目”发展链条,力争牵引出“千个文旅储备项目和千亿文旅投资”,形成“十五五”丽水文旅投资项目库。
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关键抓手,在构建项目文旅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
5.建立“项目投资清单”,以快马加鞭的攻坚姿态推进投资放量。按照“三个一”重大文旅项目联动机制要求,紧盯23个“双百”在建实施类项目(含“千项万亿”计划项目6个)建设,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确保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莲都山海猩球、龙泉城市文化客厅、遂昌地心世界等项目按时建成,加快南明湖冰雪大世界、那云和湖全域旅游等旗舰型高端项目建设,以更多有效投资量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6.建立“项目储备清单”,聚焦大战略大环境,在招引大会战中取得重大战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借力专班招商、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丽水籍在外乡贤、知名人士、优秀人才、华侨优势,加快推进陆公园、缙云大洋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景宁新奥莱九龙仙谷度假村、龙泉龙的传说奇幻乐园等项目招引。全力谋划、科学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库,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9个,其中计划近期实施落地项目7个,中远期谋划储备类项目12个。
7.建立“谋项增资清单”,以“拼争抢”的姿态争取更多政策红利。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窗口期,强化政策研判前瞻性,最快速度做好承接响应,更多赢得政策红利。按照“谋划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原则,建立“基础项目+滚动增补项目”的梯度化动态项目储备库。实施全周期申报攻坚,实行“一项目一专班”推进机制,在申报材料上要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专项资金要件标准”双重要求,确保申报材料一次性通过形式审查。2025年,将再新增文旅设备更新储备项目20个以上,力争5个项目进入国家发改委初审
三、坚持以文化建设为重要引擎,在建设新时代文化丽水方面取得新突破
8.加强历史文脉考古。争取省市联合设立浙西南考古工作站,持续推进瓯江流域、大窑龙泉窑亭后窑址考古,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加快推进大窑龙泉窑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遂昌好川、云和显圣湾、庆元小熊山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等重要项目建设,协同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浙江段、中国古代瓷窑遗址、闽浙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组织承办好2025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积极优化完善海丝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努力取得新成效。
9.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持续开展文物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善考古前置协同监管机制,探索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路径,争取平安智慧工程达标率提升至50%以上。完成新四军办事处旧址修缮工程、行春门城墙抢救性修缮工程,加快推进城墙整体加固提升工程。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和数据库,实现文物保护区划范围“审批+监管”联动管理,确保消失文物占比3%以下,新发现文物10%以上。
10.深入发展文博事业。以建设“博物馆之城”为目标,持续推进市博物馆九县(市、区)风采展示和畲族风情展厅提升工作。优化市博物馆藏品内控制度,探索构建馆藏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监管体系。高标准建设浙江省华侨历史博物馆,推动龙泉青瓷博物馆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打造瓯江文苑、青田东堡山博物馆群等一批民办博物馆,大力发展乡村博物馆。激发文化单位的内生动力,探索开展文化文物事业单位文创开发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争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创品牌。
11.培育“处派”文艺精品。以新时代文艺精品攀峰行动为牵引,办好全市曲艺大赛、小金桂少儿戏曲大赛等赛事活动,以赛促练、以赛出人,培养一批“新松”“新峰”等青年文化人才,力争推出一批增强精神力量的文艺精品。实施“处剧复兴”行动,借鉴越剧《新龙门客栈》创作经验,完善题材规划、揭榜挂帅等机制,加强地方稀有戏曲剧种抢救保护,让处州乱弹、松阳高腔、婺剧、昆剧等优势剧种“叫好又叫座”。高站位谋划丽水大视听产业基地,探索“微短剧+文旅”融合新模式,启动《南海一号》剧集拍摄。
12.推进非遗转化。聚焦非遗活态传承与时代价值挖掘,加强传承人梯队建设,迭代“非遗双创服务平台+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工坊”机制,培育“奔赴丽水看非遗”、“非遗传承人轮值周”、“今日非遗之星”等沉浸式非遗体验场景,创新非遗产品开发,开拓消费市场,构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生态体系和“有丽水气质的非遗生活”产品体系。2025年计划举办全市非遗文创品大赛,评选出100件以上优质非遗文创品;开展非遗主题活动100场;新增省级非遗空间2个以上。
四、坚持以消费提质为核心驱动,在产业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13.精研深拓抓好业态创新。坚持从供给端发力,提人气、聚流量、促销费,大力发展文旅新经济,重点培育视听经济、演艺经济、赛会经济、非遗经济、银发经济、月光经济、研学经济,做深“跟着X去旅行”系列文章,激活“处州风华录”“江南秘境乡”“瓯江行旅图”等文旅IP,扩大“处州味道”“丽水山居”“丽水山路”等文旅消费微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文旅、工业旅游、文商旅等融合发展,推动全市域串珠成链、快进漫游。2025年,计划开展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5家,新增省级“百县千碗”体验店10家。
14.多措并举抓好“引客入丽”。聚焦演艺、会展、赛事等重点领域,争取配套资金多、参与规模大、综合效益高的各类活动落户丽水,在大型“商旅文体会”活动期间,精准推出餐饮、住宿、旅游等优惠政策,嵌入文旅宣传,将活动的参与者转化成旅游者、消费者。2025年,计划举办八百里瓯江(丽水)山水诗路桨板赛、第十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活动5场以上,力争招引大型商业演出2场以上,协助办好丽水摄影节、缙云黄帝祭祀大典等大型活动。
15.精准滴灌抓好市场营销。构建“市县一盘棋”文旅品牌宣传矩阵,运用全媒体社交平台开展营销,更好把我市旅游品牌和形象魅力推广出去,实现精准化触达、裂变式传播。以丽水机场通航为契机,加强国内长线旅游和入境游营销,策划系列“机场+”旅游产品,开展航线城市旅游推介,拓展客源市场版图。争取与主要客源城市、对口合作城市建立旅游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客源互送、市场共推。2025年,计划开展市场推介活动6场以上,推动新媒体宣传全网曝光量达1亿次以上。
16.多元拓展抓好平台创建。力争莲都古堰画乡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华东药用植物园、龙泉宝剑厂创成4A级旅游景区。持续推进景宁畲族风情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启动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培育和遂昌金矿创5A。持续打造“高品质酒店群”,2025年计划创建各类品牌饭店8家以上,重点推动缙云宝廷、青田西娜君澜、松阳洞阳观天元创五星级旅游饭店。积极推进数字木兰民宿管家计划,争创省级旅游等级民宿、文化(非遗)主题民宿集群,全年新增旅游等级民宿10家以上。
五、坚持以人民需要为根本导向,在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17.提档公共文化空间。建立政府主导、多级联动、事企共建机制,探索“空间+内容+产业”运营模式,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共创和传统文化空间提升,导入更多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10个“空间+内容+产业”融合型文化综合体、10个优质演艺新空间(小剧场)、50个优质阅读驿站,打造根植历史文脉、彰显美学创意、走心走新、打卡圈粉的新型文化空间,让历史变得亲近、可触摸,让文化生动起来、可体验。
18.丰富文化服务供给。通过“处州小剧场”“村晚梦剧场”等载体,推广更有品味的街头演艺,鼓励文艺院校、志愿者团体和社会艺培机构利用“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等轻量级、流动式、精准化的载体,畅通图书、演出、展览等文化资源下沉渠道,保障城区和乡村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充分供给。全年要开展送戏下乡1000场、文艺赋美演出500场、送文化下乡400场以上。推进“丽水村晚”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拍摄《丽水乡村春晚》纪录片,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19.创新政务服务机制。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大型营业性演出管理服务、运动员资格审批等“一类事”集成改革,深化“信用+监管”模式。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加强景区、度假区动态监管,认真开展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和导游乱象专项治理,健全旅游投诉“1+N”政策体系,倡导团队旅游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加强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和虚假违法、低俗不良广告播出核查处理,不断优化文旅消费环境。落实《丽水市文旅导师工作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丽水市乡村旅游讲解员(推荐官)培养计划》,深化开展“文旅导师工作室”培育、乡村旅游讲解员培养等工作,完成全市群文、图资、文博、艺术(美术)、广电工程、播音7个专业门类的职称评审工作。
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形成大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一)政治建设强根基,凝聚发展向心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政治忠诚筑牢发展根基。持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丰富理论学习中心组、“处州文旅大讲堂”学习内容和形式,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处州文旅大讲堂”8次以上,局(中心)领导班子、处长上“处州文旅大讲堂”讲课1次、完成调研课题1个。局(中心)党组每年2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和机关党建工作,党支部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夯实党建基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基层调研,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文广旅体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党建引领全系统各项工作。
(二)组织建设锻铁军,提升团队战斗力。严格执行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经常化、规范化。局(中心)班子带头践行“六干”要求,奋楫力行“丽水之干”,激励干部“奋力实干、担当争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完成机关党委、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整合和换届工作,争取发展2—3名新党员,组织一期局(中心)系统机关党建工作培训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直通车活动,牵头组织送戏下乡专题演出1—2次,推进文旅“共富工坊”建设,争取新创2-3个市级示范“共富工坊”。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等部门支持,探索建立局、中心与队,行政与事业干部的交流机制,推动中心、局属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交流至局、队机关任职。
(三)作风建设严纪律,增强队伍免疫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全系统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法律法规学习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专题辅导讲座、“青年讲堂”、警示教育等活动各1次,锤炼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一体推进“学、查、改、促”,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巩固巡察整改成果,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监管,着力打造清廉机关。每年组织4次党风廉政季度例会,开展谈心谈话2次,不定期组织“正风肃纪”检查12次以上。联合派驻纪检组实施“嵌入式”监督,特别是监督文旅项目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对苗头性问题“红牌预警”、约谈提醒。深化“八小时外”监督,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