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程启航际,奋斗正当时。
4月18日下午,随着东航客机落地,丽水机场试飞成功,丽水人不久将迎来“航空时代”。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化“奋斗实干、担当争先”效能建设,弘扬“六干”作风,奋楫力行“丽水之干”,积极应对经济发展形势变化,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三年突破行动打开发展新天地。
4月22日新鲜出炉的一季度经济指标显示,丽水全市生产总值52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经济稳健起步,彰显了全市干群“拼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的昂扬斗志,更诠释了奋发有为挺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干担当。
比学赶超,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处州大地,春风拂面,气象更新。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投产达效,奋力实现“开门好”。一季度,全市7个集中开工项目在3月底前已全部实质性开工,一季度“千项万亿”工程新建项目开工率达53%。
4月9日,在全省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中,总投资33.36亿元的生态纳爱斯智能工厂及生态产业核心区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将基于丽水地方特色天然资源,对莲和菌菇等特色植物资源进行全价值利用开发,引领全市生态产业更好发展。
同时,全市5个新开工“千项万亿”项目陆续破土动工,这批项目总投资128亿元、年度投资9.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市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打造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是浙江省委赋予丽水的使命。丽水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构建形成具有丽水特色的“5+5”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推进产业链群化发展、绿色化转型、数智化升级。
锚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目标,丽水主动承接中央、省级政策东风,同时向内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内外联动”之势,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落实好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36条、赋能企业家健康成长16条和企业诉求“丽即办”、涉企政策“丽即兑”、“助企十件实事”等机制,丽水以长期主义的坚韧和“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呵护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云中马“跑”进浙商全国500强,“雕牌”上榜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一系列务实举措让丽水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澎湃,越来越多的“丽水制造”走出浙江、迈向全国,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政有所为,企有所应。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与全球经济复杂挑战,丽水企业秉持奋斗实干精神,勇担发展重任,锚定“一带一路”机遇,以“出海抢单”的果敢魄力打通国际物流动脉。
全市120多家企业组团参加第137届广交会,不断扩大“朋友圈”;云和木制玩具企业“抢滩”海外银发市场,千余款老年产品“破圈”出海受热捧;全省首本鲜苔藓“护照”落地丽水,鲜苔藓订单跨山出海……据丽水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106.9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全省第一。其中欧盟、东盟等市场外贸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丽水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创新丽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打造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增添更多动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
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丽水更好的“发展指数”和老百姓更满意的“幸福指数”。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丽水推动的三年突破行动,目的是全力缩小“三大差距”。
丽水干部群众发扬奋斗实干作风,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以实招硬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深化全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借势借力推进老区共富相关工作四篇文章作为核心任务与工作重点,奋力书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2元,同比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3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1元,增长6.9%,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5个百分点。
1480辆流动供销致富车驶进浙西南山区90%以上的行政村,去年全年提供服务3000余万人次,“智慧流动医院”、流动助餐车接力送服务、送温暖;建管结合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机制,做到“一村不落、一人不少”,实现城乡同质饮水……这些公共服务矩阵织就覆盖山区的“幸福网络”,让发展成果化作群众触手可及的获得感,为共同富裕绘就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