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丽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以来全市知识产权领域创新成果及保护成效。数据显示,我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500件,高价值专利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同比增长超150%,多项改革举措获国家及省级肯定。
2024年,丽水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4573件,同比增长16.8%;高价值发明专利1996件,增幅达32.27%。全市有效注册商标量超10万件,“丽水山耕”等132件区域公共品牌(集体商标)注册量位居全省第三,庆元细柄蕈树母树林种子等林木良种通过省级认定。青田县建成全国首个中欧地理标志科普中心,鱼跃1919文化产业园入选省首批知识产权文化基地。
去年以来,全市办结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65件、办案周期比法定期限压缩66.5%,调处电商领域专利案件1319件,线上线下协同查处案件112起,罚没款849.21万元。多部门联动构建共治新格局,文广旅体系统创新“文旅执法+版权云盾”数字化监管模式,实施“红黄牌”分级警示制度;公安机关立案侦办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两级法院共办结知识产权案件710件,正常审限内结案率100%,居全省第一。
此外,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高校专利盘点工作,全市实现专利转让、许可4661件次。全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235亿元,同比增长158.5%;人才科技贷款余额406.72亿元,同比增长24.37%,知识产权保险额超825万元。同时,还打造140个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带动“松阳香茶”“龙泉灵芝”等36个地标产品触网升级,惠及农户5500余家。
丽水不仅建成全省首个地理标志品牌指导服务站,丽水知识产权特派员等3项工作还被列入省级“微改革”创新试点项目,首批30名知识产权专家组成“企业服务队”,上门为企业量身解决专利布局等实际问题,累计已破解200多个难题。通过一系列服务升级,企业和群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真正让专业服务变得接地气、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