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部署我省数字化改革工作。省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农村供水,事关“国之大者”。昨日,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的水利干部、行业专家一路走、一路看,实地考察我市农村供水的创新做法和探索实践。山高路远的遂昌县三仁畲族乡排前村,后山的溪沟多年来一直是当地人的水源。如今,离这条溪沟不到2公里的地方,一座崭新的现代供水站,正源源不断地保障周边800多人口的用水需求。
“畲族文化底蕴丰厚、内容丰富,我们通过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手段进行新的呈现,大家一起来看下。”昨日,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大均村“畲光溢彩”数字互动大屏前,来自浙江文学馆的省级文化特派员高上兴向畲乡群众和游客演示并介绍数字互动展项。“畲光溢彩”数字互动大屏以畲族民间文学、畲族文化故事和大均人文山水美景为主题,生动展示畲族大事记、畲族文学照片、畲族文献词云等,使参观者可以一屏尽览畲乡文化故事。
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龙泉市种粮大户纷纷抢抓好时节,开始栽种再生稻秧苗。农田里,旋耕机打田、插秧机吐秧,高效率完成着插秧作业,一派生产繁忙的景象。日前,位于查田镇下保村的陈华家庭农场,一辆旋耕机正在平整农田,为机械插秧做准备。另一边,两辆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依次栽插到田间,秧苗排列整齐,间距控制均匀。
春光无限好,企业生产忙。昨日,在浙江翱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信息中心主任张晓峰轻点鼠标调取“数字大脑”数据:设备运行、订单进度、能耗指标实时跳动,异常数据自动预警。“通过PLC直连实现人机物互联,产品合格率从96%跃升至99%,员工精简15%的同时产能提升10%。”张晓峰展示的这组数据,正是遂昌县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革的生动注脚。
揉面、搓酥、擀饼、烘烤……昨日,位于缙云县东方镇的丽水市欣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4条全自动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该公司董事长楼建峰介绍,依托机械化自动生产,日产烧饼可达20万个。表皮金黄、馅料鲜美、满口生香,缙云烧饼凭借独特的风味,深受食客喜爱,但传统手工制作产量有限。
眼下,云和县元和街道包山自然村的200多株百年梨树迎来盛花期,满树梨花肆意绽放,吸引大批游客感受这如诗如画的梨园美景。“包山村的百年梨树,是极其珍贵的云和雪梨基因库,有粗花、细花、真香梨、蒲梨、糖霜梨等20多个品种。”云和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得益于当地开展的“拯救百年老梨行动”,包山村200多棵老梨树重新“复活”,为云和雪梨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
非遗技艺在跨界联动中能否找到更好的传承路径,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如何有效表达?3月22日下午,在丽水学院举行的“看见”秀山丽水文化分享会上,一场关于“AI赋能非遗的技艺共生与文化破圈”的头脑风暴激烈展开。来自国内外的文化及AI领域的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创意产业企业家,以及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的师生们,围绕主题共同探讨非遗技艺、青瓷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数字化赋能及国际化传播路径。
“嗡嗡嗡……”伴随着阵阵轰鸣,昨日下午,一架大载重无人机腾空而起,机腹悬挂着150公斤优质化肥,朝遂昌金竹镇百胜村制种基地飞去。“从运力来讲,50亩制种田所需肥料10次就可以运输完毕。”载重无人机刚一降落,等候在田边的操控员李志文,迅速将肥料装入植保无人机播撒器,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50亩地的撒肥作业。“不得了,能顶过去30多人嘞。”制种基地负责人何海金说。这样的场景,在丽水春耕季并不鲜见。
“航线正在上传中,请远离作业机,启动作业……”近日,在缙云县壶镇镇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茭白种植基地,无人机在操控人员的遥控指挥下缓缓升起。随着无人机来回穿梭飞行,肥料均匀散开,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1亩茭白地的喷洒任务。三月以来,缙云各地进入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各类新技术、新设备赋能农业生产,助力稳产增收。
近日,在温丽高速阳山隧道配电房,一款由浙高运技研中心自主研发的“高巡”自行式机器人开展自动巡检,收集各类环境传感数据、音视频数据和仪器仪表巡检识别数据。“以往人工巡检一组人员每天需要巡检30公里并检查一个配电房,总耗时2小时。而通过机器人巡检,仅需要半小时即可完成,效率提升了4倍。”阳山隧道管理所设备人员戴剑峰介绍,“高巡”机器人还拥有自动灭火、进入火场侦查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高速公路应急处置能力。
近日,投资140余万元的缙云县双溪口乡东里村(葡萄)联动科技山体大棚项目和大棚智能化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最后的收尾建设。双溪口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完成后,双溪口乡葡萄产业将迈入智能化、科技化的新阶段。双溪口乡是缙云县的“果蔬小镇”,其中葡萄产业是主导产业,该乡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全乡种植面积900亩,产值超2000万元。
在浙西南山区青田,一个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的未来产业正在“拔节生长”——它便是元宇宙。去年以来,青田县始终锚定“全国元宇宙产业发展第一县”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现有的Omniverse数字协同综合产业平台、“产业+AI”创新赋能平台等优势,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数字经济产业的新路径。如今在青田,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数字产业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发展,更完成了从有到优的迭代升级。
“青田创新赋能中心所能提供的智能算力,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在大模型开发、数字人、图形渲染等领域加速工作流,助力商业行为取得实质性突破。
近日,浙江省首批高配智能化山地钢架杨梅大棚在缙云大源镇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大源镇于2024年成功申报的省级农业“双强”项目(缙云县三本杨梅农艺农机融合试验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为800万元。该项目为省山地连栋钢架大棚团体标准发布后,全省首批高配智能化山地钢架杨梅大棚。
日前,在缙云县东方学校的操场上,最早到校的学生已经在“AI老师”的陪伴下,迎来了“科技”晨练。伴随着电子考官的语音播报,学生开始进行跳绳练习,同时,学生运动数据实时上传到AI体育操场系统。缙云县东方学校八(1)班学生田淼杰说:“我每天下课都会和同学们去学校的‘运动吧’运动,比试跳高、跑步等项目,运动时的成绩都会记录在上面,我们就可以查看记录对比有没有进步,很方便。
近日,省经信厅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未来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嘉利股份智能车灯未来工厂”入选省级未来工厂,浙江旭川树脂有限公司的“旭川聚氨酯树脂数字化车间”、浙江德立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德立新胶粘剂数字化车间”、浙江精久轴承工业有限公司的“浙江精久轴承直线导轨数字化车间”入选省级数字化车间,这是丽水经开区传统制造业加速从“制造...
“关注主播并且分享直播价,就能领取到直播间的福利……”日前,在景宁畲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的电商实训教室里,该校电商专业高二学生吴若曦正在直播间熟练地向观众介绍商品。她说,学习直播后,自己更加自信了,口才也变得越来越好了。吴若曦和她的同学们不仅在校内学习直播技能,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市级实战技能竞赛,并获二等奖。这一成果得益于阿里巴巴旗下公益性普惠职教平台“橙点同学”的支持。
“遂昌‘山货’品质好、价格优,家里人都非常爱吃,每年我们都要购买一些。”日前,遂昌县濂竹乡年货展销活动在杭钢集团总部举行,受到当地干部职工的广泛好评,一天销售额超过20万元。濂竹乡千义坑村是杭钢集团的结对帮扶村,今年是杭钢集团连续3年向当地采购新春年货。2024年,千义坑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78.79万元,同比增长52.61%。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办公成为可能,数字游民也由此而生。这几天,位于松阳县三都乡的国家级传统村落松庄村又迎来一批“90后”“00后”的青年人,他们从香港、台湾等地相约奔赴千里,到松庄村考察文创手办开发。“松庄村在业内小有名气,我期待通过这样走进来感受的方式,活跃自己的设计思维。
近日,历史经典产业数字化交易·龙泉青瓷发布会在龙泉举办,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旗下“数智通”APP正式上线。该系统通过打造“数字资产+龙泉青瓷+文化IP+版权存证”的创新商业模式,将数字技术运用到龙泉青瓷的全产业链。据悉,“数智通”APP将以数字技术辅助青瓷匠人创作设计,将匠人作品版权进行数字存证。所有定制的青瓷作品均在区块链备案登记,进行数字存证溯源,保证作品真伪和品质。